查看原文
其他

清华的秘密: 纪念王尔乾老师

蒋步星 知社学术圈 2021-07-09

海归学者发起的公益学术平台

分享信息,整合资源

交流学术,偶尔风月

2月末的某天,在校友的微信群中突然看到一条消息,老系主任王尔乾老师大出血被送进医院,号召有AB型血的同学去献血,继而又说来不及而不需要了。再过两天,传来了王老师在当天就已去世的噩耗。3月2日,去校医院告别室再看王老师最后一眼,清晨时分还是相当的寒冷,但还是来了许多人,有许多当年教过我们的老师都已白发苍苍,都被一种无言的力量拉到这里。


2014年89级毕业20周年校庆聚会时还见过王老师,恰好和我在一桌吃饭,他还能叫出我的名字。那个时候已经明显有了老态,站立走路都不太自然,不过精神状态还是一如既往地好。不到三年时间,竟成永别。


其实,我和王老师的接触并不太多。王老师讲授的课程是数字逻辑,算是硬件门类,我在学校期间和后来工作都是软件为主,和王老师的专业方向也没多少交集。我还是个不爱听课的学生,同学们后来回忆起王老师上课的风采,我却是全无印象。他后来能记得我,是因为我在紫光工作期间与他有过几次开会经历,而上学期间他并不知道我是谁。我现在能记得王老师的也不多。他身材不算高,声音却很宏亮,走到哪里都会在无形中形成一种强大的气场,镇住全场。然而王老师并没有任何架子,和谁都能聊得来,同学们私下里也亲切地称呼他为尔乾。


虽然记不得什么事迹,但王老师仍在我心目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形象:很清华。


多年前我在招聘程序员时发现有这样一个现象:很多非清华毕业的计算机专业学生并不熟悉计算机底层的工作原理,特别是不清楚CPU是如何工作的。仔细追问下才知道,许多高校的计算机专业并不要求软件方向的学生深入学习计算机原理、数字逻辑等课程,也少有机会实际动手做这方面的实验,似乎不了解这些也并不影响编程能力。


不过清华不同!我们要知道如何用晶体管拼出与非门,再用与非门搭出加法器,继而解释微程序实现CPU,每个环节都不会被放过。而且还配有实验任务,最终我们被要求搭出一个简单的计算机,这个实践过程迫使同学把计算机工作原理的每个细节都搞清楚。这一系列课程中最基础的一门就是王老师讲授的。


坦白地说,除了个别要写高效底层代码时需要了解机器运转原理外,这些知识在工作中确实用到不多。但是,清华教给我们并不只是这些知识,而是对一个复杂系统刨根问底的品质和能力。计算机的表现貌似很神奇,但拆解开了每个环节都是可以理解的,不存在模糊的地方。消除了技术神秘感后,那就不会怕什么,再复杂的系统,只要每一步都能想清楚,我们就敢于把它做出来。同时,要做一个可以运转的产品系统,也需要对每个细节都进行严谨的考察,不能简单凭感觉就过关。技术不讲情面,任何一点不对,整个体系就无法工作,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这些造就了清华同学的与众不同。按有个师弟的说法,清华人有些能力象是长在身上似的。世间也有传说,本科是否清华是个重要的指标。


我想,这才是以王老师为代表的前辈给予我们的最好教育吧。从细节做起,没有捷径,同时充分自信,不惧困难,王老师本人身上能很明显地感受这些品质。他们这一辈人就是这样践行着严谨求实的清华精神,然后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把这些精神传授到我们身上,让每一代清华人都继承这个品质。清华这个字眼,不仅代表一个学校,更是成了一个形容词。


让我们的清华继续清华更加清华 ,这应该是我们用来告慰王老师的最好行动了。



王尔乾,出生于1935年7月27日,上海人,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原系主任。1953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电机和电气专业,同年,调入清华大学自动控制专业学习,1957年9月毕业留系工作,曾担任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主任,兼任北京市人民政府第一届至第四届专业顾问、国家教委高校计算机专业首届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等职,为我国的计算机事业,尤其是计算机教育事业的发展奉献了毕生的智慧和力量。


王尔乾教授是我国计算机事业的初创者之一,作为重要骨干参加了我国多台电子计算机的研制,做出了杰出贡献。1958年,作为组长承担了中国第一台数控铣床数字控制部分的研制任务,完成了生产前的全部工作。1965年,完成了晶体管数字计算机的研制,在国内产生重大影响。1973年6月,王尔乾教授参加DJS-100系列计算机的研制任务,设计并指导北京器件二厂制作出数十种中规模集成电路器件,其中许多为国内首次研制,为DJS-130、DJS-140系列计算机的研制成功做出了突出贡献。DJS-100系列计算机是我国首批在全国各地布点批量生产的计算机,先后生产了数千台,成为我国计算机发展史上的一个标志性里程碑,获得多项省部级和国家级奖励。1971年至1975年,王尔乾教授负责完成了用于飞行器和卫星实时监控的724中型专用计算机系统中的集成电路研制工作,为发展我国国防尖端技术做出了贡献。王尔乾教授于1978年获全国科技大会成果奖,1979年获四机部一等奖及国防科工类一等奖,1980年获北京市科技二等奖,198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86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2017年,中国计算机学会隆重授予他“中国计算机事业60年杰出贡献特别奖”,王尔乾教授的业绩已经载入了中国计算机发展的史册。


2017年2月26日上午11时56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作者介绍

蒋步星,润乾软件创始人、首席科学家,清华大学计算机硕士,著有《非线性报表模型原理》等。1989年,中国首个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团体冠军成员,个人金牌。2000年,创立润乾公司。2004年,首次在润乾报表中提出非线性报表模型,完美解决了中国式复杂报表制表难题,目前该模型已经成为报表行业的标准。2014年,经过7年开发,润乾软件发布不依赖关系代数模型的计算引擎——集算器,有效地提高了复杂结构化大数据计算的开发和运算效率。2015年,润乾软件被福布斯中文网站评为“2015福布斯中国非上市潜力企业100强”。

2016年,荣获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评选的“2016年中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十大领军人物”。2017年, 自主创新研发新一代的数据仓库、云数据库等产品即将面世。


扩展阅读
 

万维网之父荣获图灵大奖, 高能物理共享荣光

2015年图灵奖揭晓:密码学先驱夺标

顾险峰: 人工智能对决人类,奇点已经降临!

Bill Gates: 写在微软创立40年周年之际

版权声明|稿件为知社特邀原创

如需转载或者合作请看下方↓↓↓

投稿、授权、合作事宜请联系

service@scholarset.com 或微信ID: scholarset

回复“目录”或“分类”,浏览知社更多精华。长按二维码识别,可以关注/进入公众号进行回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